南京针灸推拿按摩培训学校_江苏小儿推拿培训_中医正骨整脊师培训 - 中华保健养生学会
热搜关键词: 针灸推拿按摩 正骨整脊 上古通和 小儿推拿 康复理疗 拔罐刮痧艾灸 其他
在线报名
免费试听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公开课程 > 特色技法班
  • 名师面对面
  • 艾灸培训:夏季感冒艾灸这3个穴位

    来源:中国特色医药研究院  作者:针灸培训  时间:2016-06-09

       >>>最新一期艾灸培训课程将于6月16号开班,点击立马申请免费试听名额

      夏季气候炎热,人们喜欢躲在屋子里吹空调,如果这时没有注意添加衣服,非常容易感冒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,炎炎夏日,如何用三大穴位来防治“感冒”吧!

      1、风门穴

      在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      功效: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,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穴。可以防治感冒、肺炎、中风、鼻炎、面瘫等。常灸此穴,能加强风门穴的功能,让它更好地把守门户,具有宜肺解表、疏散风邪、调节气机的功效。

      操作方法

      (1)灸法: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,艾条点燃放于风门穴上方,距离皮肤约2-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,一般每次灸10-15分钟,以局部潮红为度。

      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治1次,预防感冒可隔日1次。

      (2)按摩法: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,按摩者用手掌大鱼际贴附于风门穴部位,做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,使之摩擦生热。注意摩擦时压力不可过大。为保护皮肤,可先在皮肤上涂抹万花油等。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擦治1-2次,预防感冒可隔日1次。

      2、肺俞穴

      在背部,当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      功效:中医说“肺主皮毛”,肺的精气对皮毛有滋养和温煦的作用,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。因此,艾灸和按揉肺俞穴,可以调理肺部功能,防治感冒。

      操作方法

      (1)灸法: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,艾条点燃放于肺俞穴上方,距离皮肤约2-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,一般每次灸10-15分钟,以局部潮红为度。

      (2)按摩法:按摩者可用双手手掌大鱼际在此穴作揉法(右手顺时针,左手逆时针)300遍,使之摩擦生热,注意不可用力过大,以免伤到皮肤,也可以在按揉之前在穴位处涂抹一些润滑油保护皮肤。这样按揉可以很好地润肺阴、祛痰湿、清除肺部的湿热之气,从而起到治疗感冒的作用。

      3、大椎穴

      在后正中线上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
      功效:大椎为督脉之穴,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,有“总督诸阳”和“阳脉之海”的说法,而手足三阳经,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,因此大椎又被称为“阳中之阳”,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,就可以振奋阳气,祛邪防病,使人精神抖擞。

      操作方法

      同肺俞穴。

  • 服务平台
  • 最方便、最贴心的服务平台
  • 咨询 电话QQ
  • 金牌讲师
  • >>查看全部
    • 彭俊
      彭俊

        老师简介: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,后在贵州省黔南州三甲中医院临床各科室......[详细]

      陈小明
      陈小明

        ★ 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 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副......[详细]

  • 学员中心
  • >>查看全部
    • 记催乳师班班长吴秀英同学

       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,转眼都飘散如烟,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,直到看......[详细]

      退休老厂长研究起中医正骨

        说到“老厂长”,你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这样的一幅画面:西装革......[详细]

  • 问题精选
  • >>查看全部
  • 在线报名

    姓 名:

    性 别:

    地 区:

    电话:

     

    课 程:

    验证码:

      

  • 机构概况

    学习环境 学员合影 学员活动 优秀学员
  • 公开课程

    针灸推拿师 正骨整脊师 小儿推拿师 上古通和班
  • 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医药研究院

    国家官方授权推广 主任医师亲自授课 颁发官方从业证书 淘宝实名认证商家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课程/报名咨询热线: 025 - 5242 0058 微信号:zhongyipeixun120 添加我们 随时随地了解咨询相关课程
  • 网站首页|机构简介|上古通和|公开课程|金牌名师|优秀学员|新闻动态|来院路线|在线咨询

  • 培训中心:南京市迈皋桥迈化路合班村122号(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舒卫分部)
  • 针灸推拿QQ群:88834847 版权所有:中华保健养生学会
    ©2013 苏ICP备14030925号